紅塔在景德鎮(zhèn)市浮梁縣舊城內(nèi)西面的一個小土堆上,六角七層,每面有二朵鋪作,角上有轉(zhuǎn)角鋪出,除第二層同第一層的門窗較高無平座外,余各層均有平座,每層平座設有三門,各據(jù)一面,余三面無門,各據(jù)一面,余三面無門,因墻厚度大,故塔內(nèi)形成一條長巷。據(jù)《浮梁縣志》載:年僧度創(chuàng),塔高十三丈,宋造,明萬歷三年,塔重修”。因外墻為紅色,故名紅塔。紅塔前面過去也有一座寺廟,叫西寺,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太和六年(公元832年)。宋代建隆二年(公元961年)浮梁縣民黎文表提倡在西寺后面建造一座佛塔,此后,經(jīng)過前后79年,到宋代康定元年(公元1040年),一座九層高的塔拔地而起,矗立至今。紅塔已有近千年的歷史。1970年有…
[詳細]